News
文化品牌
1980年入伍,1985年8月转为志愿兵,10月份竟安排我临时抽调到接兵工作组,而且是到我老家德阳接新兵,接兵连长主动分给了我一个机动指标,而我则

我已经退休两年,退休后我不时和妻子一起去看她姐和姐夫,妻子说,若不是当年姐夫牵线,她这朵鲜花插不到我这堆牛粪上。
一进入营区我,就被部队浓厚的训练氛围所感染。在我们新兵训练营旁边,就是步兵训练场,尽管此时已是寒冬,但部队的训练热情高昂,口号声震天响,武装越野和战术演练更是家常便饭,部队的战斗空气很浓。
后来,我才知道,我们这支部队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大名鼎鼎的“军”。入伍前,有关“军”的传闻早已成为我们一群孩子玩攻城游戏的模仿对象,没想到自己入伍所在的部队,就是这样一支盛名远扬的军队。
因此,我班长的,刻苦训练,新兵连结束下到地炮连的当年,我就在同批兵中崭露头角,第二年6月份因训练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副班长,到了第三年时候,我就成为了7班的班长,虽然我带的班不是标兵班,但我们班也是被连队干部的训练成绩排名前列的好班。
老乡们私下议论,就凭我这单兵素养,具备提干当排长的条件,但因为冻结从士兵中提干,再说我的学历只是初中,因此,即便我干得再好,也没有提干的可能,当我听到战友们这样说时,心里不禁暗自失意。
但是和排长不时鼓励我,部队里并不是只有提干一条,如果干得好,有群众基础,也可以转志愿兵,关键是要看长远一点,别太急功近利……
排长的话点醒了我,确实,我当班长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提干、转志愿兵,而是在军营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虽然我只有初中文化,但入伍前父母一再嘱咐我,到了部队好好干,如果能学到一门手艺,将来退伍回来也能有口饭吃……
因此,我并没有因为不能提干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一直保持着乐观、积极和主动干工作的,带领全班认真完成各项任务,连队干部包括营对我的评价都很好。

一个。在我转志愿兵后和我进行过一次谈话,他希望我始终保持住这种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,做好榜样……当时,我十分激动,确实,那么多的好战士,能转志愿兵的数量很少,我决心不的信任,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,作一个让和同志们放心的老兵。
国庆假日后的一天,连长突然对我说,经批准,派你回你们老家德阳接兵,你准备一下,明天到司令部军务股报到……
第二天一上班,我就赶到了军务股,我发现在军务股办公室等待的还有其他战友,不一会儿,军务股股长让我们到会议室开会,这时我才知道,我们今天来的这5名同志,都是从各单位抽调过来接新兵的。
之后,股长组织我们学习了接兵工作政策和纪律要求,炮7连长董连长向我们介绍了他以前接兵的工作流程、日常事务和需要注意的事项,我听得很认真。我没接过兵,头一次参加这项工作,我怕自己知道的少耽误工作,于是听得很仔细,笔记本我都记了20多页……
临出发前,股长对我们明确指出,这次接兵由董连长负责,师里的接兵由陈副参谋长为团长,出发后,及时和接兵团保持沟通,按照划分的片区接兵,严格标准和纪律,确保接到合格的战士。
10月7日,我们接兵工作组一行到达了德阳,当我们走出德阳火车站时,我心里有些小激动,当兵这些年只回来过一次,那次还是父亲重病住院,我请了假匆匆回来,假期满后匆匆返回,一上尽想心思,根本无心看自己家乡的变化。
到了军分区的招待所后,由于住房紧张,接兵组把我和董连长分到一个房间。我以前只知道董连长是我们的德阳老乡,因为不在一个连队,曾见过两次面,人并很不熟悉。
我们住在招待所待命,可董连长却经常行色匆匆,不是到分区参加会议,就是向师接兵组的陈团长汇报工作、接受任务,因此,刚开始的几天,房间里基本上就我一个人。

长他们说,我家就是广汉的,我请大家吃饭,但是,我们一到当地和武装部接,得知家乡的新兵体检工作已经展开,我们随即马不停蹄地在各乡镇跑着熟悉兵源情况。
一天,我们在完成当天的家访后,董连长来到我的房间,他对我说,他知道我是广汉的,和我们连长很熟悉,他们之间曾经聊过我,这次出来接兵,通过几天的接触,发现我为人很正直本分,也很勤快,从不多事,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。
董连长说,他现在手里还有3个机动指标,是军分区给的,咱们的接兵工作已经进行到一半了,这里是你的家乡,可你没为任何人找过我……这样,我把手里的机动指标给你一个,你可以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,要不然你们家里知道后,你也不好看。
听到董连长这样说,我十分感激。董连长说,明天咱们暂时没有事情,你明天回去一趟,你这次来还没有回过家,回去看有啥事没有?
我们家距离县城不太远,当我快骑到家时,发现边有一家3口人围着自行车在看,好像是他们的自行车出了问题,当我刚走近他们时,突然听到抱小孩的女同志喊了我一声。我一看这个女的我认识,她叫赵雅林,是我大哥的初中同学,后来听说她嫁到了县城一个干部人家……
赵雅林看着我激动地说,你不是老四吗?穿着军装,我几乎认不出你了,以前听你哥说过你当兵,这么些年了,你……她看我穿着军装,骑着自行车,上下打量后惊讶地说,你提干了?我连忙说,不是提干,而是转志愿兵。
在部队能转志愿兵也很不错……那你现在咋回来了,我笑着说,我是回来接兵的,趁有空回来看看爹娘……听到我这样说,地上蹲着修理自行车的男的站了起
来,我一看不认识,但我知道他可能就是赵雅林的男人,没想到对方十分礼貌地站起来,脱掉手套就和我握手,我也客气地和对方握了一下手。
这时,他们的车也了,我们也就分手了。大约十多分钟后,我回到了家里,我们家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……
第二天我们刚吃完早饭,发现大哥和那位遇的计委刘姓同志来到了招待所,后来介绍得知,刘姓同志竟然是县计委的一把手刘主任,他来的目的是想让他的侄

但是,今年县里当兵报名的多,体检合格的多,竞争激烈,碰巧的是我昨天在上遇到了他们,于是,刘主任当天下午就找到了我们家,他的手里还提着几大包礼物,他们给大哥说,想请你们家老四帮帮忙,让他侄儿去当兵。
尽管到部队后,我并没有怎么管主任的侄儿小刘,但刘主任却不时给我来信,委托我多多关照一下他的侄儿,我回信说,侄儿小刘在部队进步很快,领导们都很关心,请他放心……
原来,自从我帮刘主任的侄儿当了兵之后,刘主任一家没少往我家跑,后来,刘主任的妻子想到她那个在县直幼儿园上班的小妹,至今还没有对象,于是,就萌

生了把小妹邓晓莹说给我的想法,后来,刘主任一家和妻妹邓晓莹借着到部队看望侄儿的理由,促成了我们见面,谁知这一见面,我们竟然都相中了对方。
1988年,我回家和邓晓莹举办了婚礼,由于婚礼有刘主任的大力协助,我们的婚礼办成了全村人眼中的骄傲,我也没想到,一次偶然的相遇,我竟然和刘主任成了连襟。
1993年,我志愿兵服役期满转业,但此时我一点也不着急,没等我回家联系工作,妻子出面就帮我把工作安排好了。
原来,早在两年前,我那个连襟刘主任就已经升任县委一把手了,当我把转业的事情和妻子说后,她们姐俩就忙活开了……我转业离队后不久,就被县里安排到武装部工作(当时武装部是地方部门),上班的第三年,我通过考核转为了股级干部。
上班后,我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,尤其是民兵训练、装备仓库管理,我既做计划,又承办具体工作,经常加班到深夜,有时星期天也不能休息……我这个军事科里的,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,我这个老兵没有给“军”。
令人意外的是,到了1996年,武装部重新划归军队编制,武装部内的国家干部重新授予军队干部职务和军衔,我被授予了少校军衔,被任命为副营职参谋。
听到我的这一新变化,全家都感到不可思议,但确实发生了。2001年,我由科长职位交流到德阳市区里的一个武装部任副部长,2005年转业到市审计局,一直工作到退休。

【素材来源于素材者,整理作品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,无恶意和不良引导。图片源自网络,联删】




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